记者 谢晓丽 通讯员 徐元婷
随着山东省临清市烟店镇智造小镇轴承产业园的佩嘉轴承、超华轴承、高鼎轴承、超海轴承四家企业“打捆”环评报告审批完成,四家企业同时取得了环评批复文件,聊城市环评“打捆”审批进入常态化运行。
“真没有想到,这么快就通过了环评审批,从我们打算办环评到拿到批复,一共用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!” 临清市佩嘉轴承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登旺说,“这个打捆审批的政策确实给我们小企业省了不少事,效率的确高。”
刘登旺说的环评“打捆”审批,是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临清为试点深化环评“放管服”改革,打造优良营商环境,优化小微企业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,2021年9月,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山东省率先出台《临清市小微企业打捆环评改革工作实施方案(试行)》,对同一产业园区、不同建设单位的同类建设项目,捆绑开展环评审批,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,有效破解了同一园区同类项目不同企业的单独审批耗时耗力问题。
实施‘打捆’环评后,产业园区内多家企业共同编制1本环评报告,开展1次基础调查,进行1次审批就能同时取得环评批复。同时,编制内容大幅减少环境调查和基础分析数据,报告内容共享率达到60%,编制成本降低约30%,审批时间压缩20%,大大提高了审批效能
位于潘庄镇的智创未来高端制造产业园内凯星轴承、格远轴承、春厚轴承、旭阳轴承、青创轴承、申奥轴承6家公司也是环评“打捆”审批改革的受益者。2021年10月,6家企业作为第一批次参与“打捆”环评的建设单位,首次享受到了环评审批改革带来的政策福利。临清市凯星轴承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丰百磊说,“对于企业来说,时间就是金钱。早一天审批完成、早一天投产就早一天见效益。‘打捆’审批这种方式减少了办理环评手续的时间成本、办事成本,对我们小微企业来说助力非常大!”
环评“打捆”审批改革措施已经在临清市潘庄镇智创未来轴承产业园、烟店镇智造小镇轴承产业园、聊城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落地见效,并逐步向其他产业园辐射,标志着环评“打捆”审批改革通过了实践检验,逐步向“常态化”迈进。聊城市深入探索以‘打捆’环评审批、治污设施共建、服务监管统合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治理模式,切实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效能,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。
最新留言